街区空间形态对居民步行通行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城市设计领域主张通过城市形态的优化来提升宜居性,城市规划领域推广低碳社区与绿色出行理念,交通领域提出慢行交通模式,公共健康领域则鼓励人们进行更多的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这些研究领域的交汇点在于提倡更多的步行出行,建设适宜步行的城市环境。可见,宜步行性 (Walkability) 已成为不同专业领域共同关注的课题。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从更为整体的城市形态角度探索街区宜步行性的评价体系与优化方法,并借鉴交通规划中的数学模型方法与医疗卫生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城市形态是否影响和如何影响步行活动展开基础性研究。大量研究表明,集约化利用土地、加密路网和增加商业设施等都可以促进步行活动。然而,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和建设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我国城市尚待观察。另外,步行活动按照出行目的可以分为交通步行(交通规划领域的关注点)和休闲步行(公共健康学派的关注点),二者对于具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本文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探寻街区空间形态特征对居民步行通行活动的影响,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来揭示其内在关联性,为步行友好街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 2022-01-26
  • 阅读171
  • 下载0
  • 32页
  •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