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大国,一些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因此,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是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汽车、交通等行业应用的重要体现。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核心应用,也是车联网部署发展的核心服务。我国在车联网技术创新、应用实践、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将有利于探索实现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网联自动驾驶发展路径
在此形势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写了《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版)》,全面梳理了2020年国内外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情况及主要特点,分析市场格局变化及全球行业重大事件,并对2021年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限于资料及笔者能力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产业)园区和园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地方政府发展和培育产业的关键抓手,数据显示各类产业园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左右。智慧园区形成千亿规模市场,仍存在一些核心痛点亟待解决。
不确定性仍是全球政经格局的总体趋势。肆虐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海外继续蔓延,全球每日新增感染病例居高不下。各国政府在抗疫举措和刺激经济政策上左右为难,原本存在的地缘政治、经济矛盾与新冠疫情交织在一起,让全球政经格局充满不确定性。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新一轮数字化浪潮,全球领先国家无不将制造业数字化作为强化本国未来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方向。众多国家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的过程中,都提出了工业数字化革命的参考架构,如德国推出工业 4.0 参考架构 AMI4.0、美国推出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IIRA、日本推出工业价值链参考架构 IVRA,其核心目的是以参考架构来凝聚产业共识与各方力量,指导技术创新和研发产品解决方案,引导制造企业开展应用探索与实践,并组织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制定,从而推动一个创新型领域从概念走向落地。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战略。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网络基础设施,为工业设备、机器、物料、零部件和产品提供编码、注册与解析服务,并通过标识实现对异主、异地、异构信息的互联互通、安全共享及智能关联,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我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战略是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鼓励在就医场景中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
没有账户,需要注册
本工程建筑为办公生产大楼,由地上32层、地下3层组成;其中1-5层为裙楼、6-32层为塔楼。地下1-3层含停车场、人防、设备用房;地上部分:主楼一层含公共大厅;5为设备转换层,11、22层为避难层,33层设置机房;6-10层、12-21层、23-32层为办公生产用房。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能源系统智能化特征越来越突出,能 源开发、生产、传输、存储、消费 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所 涉及的设备和系统将数以亿计,在 规划和运行过程中将产生海量数据, 且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因实时性 要求高而快速增长。这些数据贯穿 着能源互联网各个环节,蕴含着巨 大的价值。
技术开发的迭代推进和技术应用的规模化积累,在推进数字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也使数字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可靠。数字技术的先进性、复杂性、集成性与数字化系统覆盖面更广、界面更直观、操作更简单同步发展。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数字化系统。
本工程为单缆无源系统,将为大楼提供全面无线通信信号覆盖,所设计的室内覆盖系统是为智能化大楼室内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的需要而提出的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潮流计算方法均基于回归模型,不具有潮流判敛功能对输入的潮流不收敛样本仍映射出虚假系统潮流分布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潮流分析的多任务学习模型,同时具备潮流判敛及潮流分布计算功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吹灭弧原理的一体化防雷灭弧间隙,并且基于磁流体动力学原理 (MHD)对间隙电弧进行仿真分析,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搭建了该一体化防雷灭弧间隙模型,分析了间隙电弧熄灭的能量消损过程。
数字孪生城市是在数字空间对物理城市进行复刻、精准映射、实时交互的数字城市,通过数字建模、感知连接、智能分析等技术,洞察物理城市运行状态,仿真推演运行趋势,形成智能交互决策,反馈于物理城市,实现对物理城市的持续优化和迭代升级。自 2017 年“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理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在国家部委政策驱动下,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全国多地加快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创新实践,在文旅、城市治理和网络等热点领域形成大量优秀案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应用效能不断增强。
设备点检SOP培训PPT课件
扫码咨询
或
客服咨询
用手机扫二维码
复制当前地址
方案库赚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