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高速进步,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 到各项领域当中。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有各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小说、新闻报道、 诗歌、绘画、乐曲、视频等。本文从研究作品的构成要件以及人工智能的主体地位 出发,讨论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性以及其权利归属的模式,并进而对人工智能作 品的权利内容和保护方式进行探讨,提出现行著作权法适用于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 问题的解决方案。 文章第一部分定义了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作品。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从兴起 到发展至当前技术水平的过程,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详细了解人工智 能的工作原理,以及人工智能作品诞生的过程,与一般人类作品创作过程的区别。 将人工智能作品根据人工智能本身的类型——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分成相对应 的两类,及辅助型和独立创作型,以便于后续继续分析。 第二部分对人工智能作品进行了认定。根据现有著作权制度框架下作品的定义 及要件分析,人工智能创作的成果符合现有著作法的作品要件,是文学、艺术、科 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能够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 第三部分探讨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首先,通过梳理传统著作权理论, 分析著作权制度的现行权利归属模式。其中版权体系国家和作者权体系国家有所区 别,而我国的模式有借鉴又有不同。其次,对比人工智能作品的情况,找出双方不 能适用的地方,最后,通过对人工智能创作过程中人和人工智能的主体地位分析, 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作品的权利归属。 第四部分就传统著作权制度在面临人工智能作品版权问题上的不足之处提出完 善的建议,构建人工智能作品适用的保护制度,讨论人工智能著作权保护体系的其 余要素,包括权利内容、权利取得方式、保护期限与责任承担。

  • 2021-06-30
  • 阅读66
  • 下载0
  • 39页
  • pdf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

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领域参与创作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计算机 程序不再仅仅是人类创作和传播的辅助工具,掌握“深度学习”的人 工智能利用预设算法生成人类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新内容,成为了 创作主体。传统著作权法认为作品只能由自然人创作,人工智能创作 物与人类作品差别不大,但创作主体却不是人类,这对著作权法规则 造成极大冲击。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和权利归属亟待明朗。 除引言与结语外,本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人工智能创作物进行概述。现阶段人工智能可以撰 写新闻稿、绘画、谱曲、作诗,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成果,但从工 作原理看,仍是计算机程序运作的结果,得益于大数据和各种算法模 型,只是掌握“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摆脱了人类的控制,不再仅仅 是创作工具,而是成为创作主体。 第二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对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法保护的研究 现状。国际组织目前把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问题放手各国单独解 决。英国率先在立法上认可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受“创作只能由 人类完成”观念的影响,美国版权局不承认其可版权性。国内政策上 没有回应,主要是学界的探讨。 第三部分,从激励理论和利益平衡角度论述了人工智能创作物著 作权保护的正当性。给予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法的保护能够激励人 类创作,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这种激励并不会打破 万方数据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 著作权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正当性论证上没有障碍。 第四部分,论述了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对人工智能创作 物的定性首先要抛开主体因素,判断创作物本身是否符合作品概念。 作品的本质属性是表达,人工智能语境下,独创性宜采美国的“独立 创作加少量创造性”标准,无需加入体现“作者人格”的要求,排除 掉“机器人记者”撰写的记述性时事新闻,人工智能创作物能够满足 上述作品要求。 第五部分,探究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现阶段人工智能 还不宜成为著作权主体。考虑到人工智能所有者对程序设计的决定作 用和责任承担,以及未来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激励,参照投资者视为作 者的制度安排,建议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可约定优先,没有 约定的情况下归属人工智能所有者。

  • 2021-06-30
  • 阅读63
  • 下载0
  • 42页
  • pdf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研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版)》明确提出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 度融合,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质量,改变教学与学习方式。同年,国务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 号)》也提出建 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加强数学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的交叉融合。因此, 如何结合人工智能开展中学数学教育,在中学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等问题成为近 年来的研究热点。探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分析高中数学知识点 与人工智能理论体系,选择以概率统计为切入点,通过知识点整合、教学案例设计、 评价与分析,说明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 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梳理高中数学与高中人工智能知识点。通过梳理高中人工智能和最新 版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发现高中数学知识与高中人工智能理论的关联点,从高中 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中数学课标的一致性和高考命题三个维度分析并确定高中概率 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 第二部分挖掘高中概率统计与高中人工智能知识的结合点。以高中概率统计教 学目标为导向,梳理高中概率统计中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深入挖掘与 高中人工智能理论之间的结合点,为实现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思想做 铺垫。 第三部分设计高中概率统计渗透人工智能思想的教学案例。选取高中概率统计 知识点为例,在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和试题中设计相应的案例渗透人工智能思想。 以“概率”课堂教学《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和试题考查“数学期望”知识点为例 渗透人工智能中的决策思想;以“统计”课堂教学《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试题考 查“回归方程”知识点为例渗透人工智能中的预测思想;通过《古典概型的特点与 模糊性》的教学活动,渗透不确定人工智能的思想。 第四部分评价和分析第三部分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和教学 过程进行评价,并分析教学案例中涉及的核心素养和人工智能科学观。通过分析可 以发现,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渗透人工智能思想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既有利于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人工智能知识在高中学生的普及, 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应用价值。

  • 2021-06-30
  • 阅读59
  • 下载0
  • 75页
  •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