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把目光逐渐从陆地转移到了海洋,而开发海洋资源的前提是准确而高效地获取当地海洋环境的各种状态参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不同形式的水下环境监测和信息采集装置也不断涌现,其中水下声学传感器网络系统是在一定范围的水域内通过预先布放的诸多传感器节点来获取一段时间内的水文信息,并进行声学通信和组网,最终通过特定节点以无线电或有线的方式来将信息传输到岸上的终端系统。目前国内对于水下网络监测节点的整套设计比较少,很多研究机构或院校自主研究的水下传感器网络监测节点还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水下网络监测节点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现有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以及单个节点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②传统的大型海洋监测节点的布放方式主要是借助于A型架和水下机器人相配合,导致节点的布放、回收和锚固系统结构复杂且可靠性不高;③监测节点在水下工作时没有电缆连接到外部供电设备,需要一种能够满足水下长时间工作的节点供电方案。
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支撑,因此他们十分重视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环境保障能力建设,而海洋观测系统的建设是提升海洋环境保障能力的基础。几十年前,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都是各个国家自行建设,规模不大,而且主要为本国服务。近年来,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和全球的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经济危机,使欧洲国家有许多共同的海洋利益,面对许多共同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因此,建设资源共享的海洋观测系统,共享海洋信息和信息产品资源,以加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应对环境灾害,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于是,欧洲的海洋观测系统呈现出在欧盟框架下的集成和共享的发展趋势,目前,由欧洲科学基金会主持的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EMODNET)在系统建设和运行中,明显表现出先进工业国家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该系统的建设将增强欧洲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所面临挑战的应对能力,同时提高区域海洋管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深海观测和海底传感器技术研发的步伐,特别重视海洋探测、水下声通讯、海底矿产资源勘探等深海技术。目前海底观测网主要可分为无缆锚系-浮标系统和有缆观测网系统两大类(NRC,2000)。根据观测技术可划分为海底观测站、观测链和海底观测网络(陈鹰等,2006)。
近年来,一场无声的科技革命正在海洋学界掀起,世界各国在各大洋陆续建立起了海底科学观测网,并将其应用于海洋环境、气候监测或大洋板块运动等海底地质信息监测,把“实验室”、“气象站”建在海底,研究海洋环境的变化或海底地质地貌等。2009年加拿大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深海科学网NEPTUNE东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光缆网络,随之,2015年日本又建成S-NET 网以全长5400公里成为全球最长的海底光缆网,欧盟国家海底观测网EMSO 计划有14个国家50个单位参加,从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北冰洋,别具特色;然而无论是观测网本身的多样性还是科学问题的全面性,美国的大洋观测计划(OCEAN OBSERVATION INITIATIVE OOI)都走在最前沿。建立海底科学观测网络,加快对海洋的认识、研究和开发,对各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海底观测网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我国开展海底观测网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开发领域正逐渐转向深层特深层、复杂地层、深海极地和非常规油气藏,对钻井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介绍了近年来钻完井、压裂改造等技术及装备工具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钻井技术发展趋势,如提速提效技术装备仍是研发重点,提升技术装备在复杂地层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深海技术装备研发热度不减,精细压裂增产技术装备备受关注,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装备加速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持续升温等。提升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水平是实现各类油气资源高效经济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
血脑屏障是介于血液循环系统和脑部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一种动态界面,主要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及一系列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构成,它们形成了一种致密的屏障,维持脑部内环境的稳态平衡,但同时也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药物的开发造成了困难。血脑屏障的体外模型有成本低、易操作、条件可控等优点,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体内实验的结果,减少在体实验成本,更符合伦理学,可用于脑部病理生理的研究和药物的筛选。综述了血脑屏障的组成和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常用的细胞及其特点, 旨在为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物联网应用发展带来终端设备的指数型增加,据思科网络指数预估[1],到 2022 年,网络设备连接量将达到 500 亿,其中物联网终端占比将达到 51%。由于物联网终端的资源局限,往往需要借助远端的云计算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将终端所有数据传输到云中心统一处理后再返回终端,势必给网络链路和数据中心带来极大的压力,也极易导致云中心过载而拒绝服务(DoS),影响终端用户体验。
物联网的发展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设备的爆炸式增长和应用的多样化带来了海量数据,对传输带宽、时效性、异构接入等提出了新要求。边缘计算在靠近数据源侧进行数据处理,有效地减少数据传输量、降低服务响应时延、增强网络效能。本文在物联网架构的不同位置引入边缘计算,形成端边缘、网边缘和云边缘三类边缘,分析三类边缘的技术方案,总结边缘计算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物联网边缘计算的发展提供参考。
没有账户,需要注册
本工程建筑为办公生产大楼,由地上32层、地下3层组成;其中1-5层为裙楼、6-32层为塔楼。地下1-3层含停车场、人防、设备用房;地上部分:主楼一层含公共大厅;5为设备转换层,11、22层为避难层,33层设置机房;6-10层、12-21层、23-32层为办公生产用房。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能源系统智能化特征越来越突出,能 源开发、生产、传输、存储、消费 全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所 涉及的设备和系统将数以亿计,在 规划和运行过程中将产生海量数据, 且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因实时性 要求高而快速增长。这些数据贯穿 着能源互联网各个环节,蕴含着巨 大的价值。
技术开发的迭代推进和技术应用的规模化积累,在推进数字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也使数字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可靠。数字技术的先进性、复杂性、集成性与数字化系统覆盖面更广、界面更直观、操作更简单同步发展。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数字化系统。
本工程为单缆无源系统,将为大楼提供全面无线通信信号覆盖,所设计的室内覆盖系统是为智能化大楼室内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的需要而提出的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潮流计算方法均基于回归模型,不具有潮流判敛功能对输入的潮流不收敛样本仍映射出虚假系统潮流分布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潮流分析的多任务学习模型,同时具备潮流判敛及潮流分布计算功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吹灭弧原理的一体化防雷灭弧间隙,并且基于磁流体动力学原理 (MHD)对间隙电弧进行仿真分析,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搭建了该一体化防雷灭弧间隙模型,分析了间隙电弧熄灭的能量消损过程。
数字孪生城市是在数字空间对物理城市进行复刻、精准映射、实时交互的数字城市,通过数字建模、感知连接、智能分析等技术,洞察物理城市运行状态,仿真推演运行趋势,形成智能交互决策,反馈于物理城市,实现对物理城市的持续优化和迭代升级。自 2017 年“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理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在国家部委政策驱动下,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全国多地加快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创新实践,在文旅、城市治理和网络等热点领域形成大量优秀案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应用效能不断增强。
设备点检SOP培训PPT课件
扫码咨询
或
客服咨询
用手机扫二维码
复制当前地址
方案库赚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