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国家继续推进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3%左右被列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 2021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3.5%被写入十四五规划。9 月 11 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出台,标志着中央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能耗双控政策持续强化,2021 年降耗态势严峻。“能耗双控” 始于十一五期间,称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十四五期间要求单位 GDP 能耗降低 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能耗双控是双碳达峰背景下的常态化政策,限电限产是能耗双控的一种方式。中国承诺在2030年碳达峰,在2060年碳中和,并且在2030年以前,将国内能耗消耗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之下,为了完成目标,中国必须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加大绿色能源使用,并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氯碱、玻璃、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能耗总量。
“十三五”能耗双控目标未完全实现,双碳目标下能耗双控制度全面升级。2017 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到 2020 年单位 GDP 能耗比 2015 年降低 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
【干货01】王金南 :中国碳排放“双控”制度框架与路线图设计,【干货01】王金南 :中国碳排放“双控”制度框架与路线图设计,【干货01】王金南 :中国碳排放“双控”制度框架与路线图设计
本报告由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以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依托对于六年来“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中收到的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案例的研究、走访以及数据分析,全面探讨2024年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十大趋势。这些趋势涵盖了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变革、组织架构优化等多个方面,也反映了数字化对央国企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报告收纳了颇具典型性的企业案例,展示出在相应趋势下的企业实践应用与效果,旨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去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通信技术是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来达到信息交流目的。上个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展望这个世纪初期,宽带技术、光通信也已经崭露头角。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
通信专业的就业去向有考研、留学、研究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运营商、设备商代理商、分包商、供应商、规划设计院等 考研/留学 通信是技术行业,技术能力就是硬道理。很多同学因为就业压力等原因,会选择读研或留学来增加自己的竞争资本。也是为了后面的选择做准准备,
没有账户,需要注册
包括集团管控系统、工厂系统、开发发布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网关系统5大子系统,旨在实现集团内部多工厂、多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和数据共享。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整合各工厂的生产、设备数据和资源,打造集团统一的工业操作系统底座,为集团提供统一的管理视角和决策依据,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和协同效应
清华之后,北大也不甘示弱,推出了DeepSeek教程。清华的教程是传媒学院出的,而北大的这份文件是人工智能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出的,所以总体上内容更加专业、全面和深入,尤其还提到了AI时代工作和技能需求的变化,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料。
成都市作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理念,运用 CIM 平台+免接口数据集成技术,打造城市大脑, 推行网络理政。通过接入市、区(市)县两级部门信息系统,融合政 府、企业和社会数据,以网络理政为城市大脑中枢,构建能在线监测、 能分析预测、能应急指挥的智能城市治理运行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 力。
本书在实践积累与行业洞察基础上,试图对一系列关键问题做出解答:工业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有何不同?工业大模型的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何在?工业大模型赋能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场景包括哪些?我国和全球工业大模型的产业生态如何?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朱彤作了题为“我国能源转型与能源体制改革的能源监管问题”的报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朱彤作了题为“我国能源转型与能源体制改革的能源监管问题”的报告。
针对负荷趋势性、周期性和日历特征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动态时间锚点和典型特征约束的年日均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根据实际算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基于调度系统导出的CIM/XML和CIM/E文档,本文从交直流状态估计数据生成的角度,对含有LCC、MM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进行统一迭代法状态估计建模,针对直流系统在网络中的比重逐步增加的发展趋势,对某地区交直流混联子系统进行状态估计和不良数据检测与辨识,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振荡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启发式算法的振荡最差工况辨识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系统多变的运行方式,通过选择系统中关键的工况变量,对系统振荡稳定裕度指标进行优化,实现系统运行区域内的振荡最差工况搜索。根据最差工况下系统振荡稳定性和各变量的取值,可评估系统振荡风险,为电网公司规划人员与调控运行人员提供振荡防控决策辅助,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扫码咨询
或
客服咨询
用手机扫二维码
复制当前地址
方案库赚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