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一概念基于海德格尔和斯皮瓦克的“世界”理论;用“世界”的概念来表征第三世界国家或后殖民国家是如何“被带入”世界的,而这一世界是一个传统的、以主流西方国家经验为发展逻辑的世界,“世界化”是对世界的“想象”形式,用来抵抗殖民“伤痕”下的“被动的世界化”。已有城市研究往往围绕西方经验,忽视“非西方”经验,造成城市理论的“后殖民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并不是全球化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主动参与全球资本循环的重要节点,因而有其自身发展与演化的路径与节奏。据此,“世界化”的目的在于实现城市理论的公平化,拒绝总体性、宏大叙事的、过于聚焦政治经济维度的城市解说,拒绝把南半球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视为“例外”或“他者”。“世界化”视角的城市研究关注文化、日常生活、个体经验及其演进过程,以此抵抗“南—北”“现代—传统”“发达—落后”等的二元划分,抵抗西方城市发展经验基础上的“本质主义”。总之,“世界化”的城市研究希望通过发掘不同于经典理论的城市空间生产过程,凝练新的城市经验,进而改造城市理论本身。